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,是黨中央、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。近日,中央農辦、農業農村部通報表揚了227個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,湖北的恩施州、襄陽谷城縣、孝感安陸市等8地被列入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名單。
襄陽市谷城縣城關鎮老君山村村民余明榮:“平時就放這里,放這我可以經常性的來看一遍,曉得我這個東西還在這沒有,搬家我還把它收藏得好好的,三五天看一次看了我就踏實了。”
余大姐的“寶貝”,就是這張小小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。拿到這張證之前,家里的4畝責任田是余大姐的糾結:自己種,一年收益微??;想著流轉出去,又怕時間久了4畝地就壓根兒不屬于她了。
幾年前,谷城開始在3個村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,緊接著整縣推進,余明榮的4畝地終于有了“身份證”,使用、收益、流轉都能自己說得算。于是她放心地把地流轉給了合作社。
襄陽市谷城縣城關鎮老君山村村民余明榮:“土地流轉出去了,我們又給栽樹的老板打工,一個月能掙三千元錢。”
自從土地確了權,村民吃了定心丸。余大姐所在的谷城老君山村,將80%的土地整體流轉,還進行了全面規劃,種上花草、栽上櫻花樹,搞起了鄉村旅游,熱鬧得很,一大批新型經營主體相繼涌現。
襄陽市谷城縣城關鎮老君山村村主任馮漢林:“以前還沒承包之前,我們集體經濟收入基本上就是5萬塊錢,但是從拿到這個證以后,確權之后我們把這個東西承包出去,每年增加收入40多萬。”
土地流轉的步伐加快,確權的程序也越來越規范高效。在谷城縣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,這里將區塊鏈、衛星遙感等技術應用于確權、頒證、核驗、登記等各個環節,使土地資源數字化。同時,將閑置土地資源放在網上掛牌、流通、競價,有效地盤活了土地資源。
襄陽市谷城縣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法人代表袁境良 :“通過我們一系列操作,首先把文件在制度、在公告信息透明化,能夠把土地有效地規范起來 ,集體土地老百姓是有份的,所有的流程、所有的信息都公報了。”
谷城縣采取一戶一檔,綜合類檔案全部數字化掃描,并建立了縣、鄉、村三級檔案管理系統和標準檔案室,去年,谷城縣的確權檔案工作第一個通過了市級檔案專項驗收。 截至目前,谷城縣參與確權的12個鄉鎮、開發區,276個村社區,共發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95460本。